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综合体育 综合体育
默罕默德之死_默罕默德死后,为何没传位给儿子?
tamoadmin 2024-06-23 人已围观
简介1.阿迦·穆罕默德·汗的成就与评价2.世界四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伊斯兰教的创立人01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三大宗教中,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排第三。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此三种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前三大,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各自被一部分国家列为国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伊斯兰教在
1.阿迦·穆罕默德·汗的成就与评价
2.世界四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伊斯兰教的创立人
01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三大宗教中,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排第三。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此三种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前三大,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各自被一部分国家列为国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伊斯兰教在中亚、西亚和北非一些国家、佛教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虽说是三大宗教,但三大宗教提倡和平共处,可以相互交流文化。慈悲,博爱,和平,是这三大宗教的真谛。同时这也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目标。
1、基督教耶稣
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左右)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
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
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
2、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622年在阿拉伯半岛麦加、麦地那等地为先知穆罕默德借托主神安拉神创立。
伊斯兰教主张和平,主张对人应有慈爱之心。安拉说:?你当以善待人,象安拉以善待你一样;你不要在地方上搬弄是非,安拉确是不爱搬弄是非者。?按教法规定,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都应该向穷苦人伸出援助之手。
3、佛教释迦牟尼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以前,距今约2500-2600多年。据经文记载,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代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部落王子,以净饭王为父、摩诃摩耶为母。
作为王子娶妻生子之后,有一天在城中行走,于一日之中见到了生老病死:婴儿、老者、大病者和尸体,生出了修行的念头,于是四处求法、苦行、冥想,最后在菩提树下静坐七日(也有记载说49日)而大彻大悟。
阿迦·穆罕默德·汗的成就与评价
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
索马里前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MohamedSiadBarre),1919年生于朱巴州(今盖多州)达鲁德部族。1991年1月被组织推翻,被迫流亡国外。其著作有《索马里革命哲学》。
中文名: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
外文名:MohamedSiadBarre
国籍:索马里
出生地:朱巴州(今盖多州)达鲁德部族
出生日期:1919年
逝世日期:1995年
职业:总统
代表作品:《索马里革命哲学》
在任时间:1969年10月-1978年7月
基本资料
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在任索马里总统时间1969年10月-1978年7月;1978年7月-1991年1月26日被推翻
生卒年1919年--1995年1月2日
历史背景
索马里前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MohamedSiadBarre;1919年?~1995年1月2日),出生于朱巴州(今盖多州)达鲁德部族。索马里位于非洲东海岸。北临亚丁湾,东和东南濒印度洋,形成“非洲之角”。西和西北与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连接,南同肯尼亚毗连。首都摩加迪沙。
语言:索马里语和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也通用英语和意大利语。
民族:索马里人占98.3,阿拉伯人占1.2%,班图人占0.4%,其它民族占0.1%。索马里人分属萨马勒(Samaal)和萨卜(Saab)两大族系。萨马勒族系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分为达鲁德族(Darod)、哈威伊族(Hawiya)、伊萨克族(Isag)和迪尔族(Dir)四大部族。萨卜族系包括迪吉尔(Digil)和拉汉文(Rahanweyn)两个族系。这六大部族又分为几十个小民族。
宗教: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逊尼派占99.8%,基督教占0.1%,其它宗教占0.1%。
公元前1700年多年,建立了以生产香料著称的"邦特国"。公元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迁入,并在亚丁湾和印度洋沿岸建立贸易点和若干苏丹国,15-16世纪间,葡萄牙人企图把索马里沿海开辟自己的属地未果,18世纪阿曼王国一度控制了索沿海中心地区,19世纪,英、意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和瓜分索马里。
1886年索北部1925年索南部分别沦为英国"保护地"和意大利殖民地,称"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属索马里曾被意军短期占领,1941年被英军收复,并进而控制了意属索马里地区。根据1947年2月协约国签订的对意和约,意大利放弃对意属索马里的控制权。1941年,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参加英属索马里警察部队,担任过警官和地方警察局长职务。1950年12月,意属索马里成为联合国托管地,但其独立前的10年过渡时期由意大利管理。索马里南区于1950年被意大利托管后,巴雷被送入意大利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1960年6月26日,英属索马里宣布独立,翌日议会一致通过与意属索马里合并的方案。同年7月1日,索南、北两部合并,索马里共和国正式成立。1960年巴雷索马里独立后任国民军上校副司令、少将。
1969年10月15日,舍马克总统遇刺身亡。六天后,国民军司令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发动政变,推翻了政府;并中止宪法,取缔政党和解散议会。同时,以西亚德为主席的最高革命委员会成立,组成新政府,改国名为索马里民主共和国。
1976年7月最高革命委员会自行解散,由新成立的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掌握国家实权;最高革命委员会的所有成员成为该党中央委员,1980年再次当选为总统。
1982年巴雷再次当选为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总书记。1986年连任总统。
1991年1月,政权被组织推翻。随后被迫流亡到尼日利亚拉各斯。直到1995年逝世。
1991年2月索马里联合大会成立新政府,迈赫迪为临时总统,定国名为"索马里共和国"。
1995年6月15日,艾迪德宣布成立政府,自任"临时总统"。两个政府均未获得国际承认,1991年,索马里民族运动宣布北方独立,成立"索马里兰共和国",也没有获得国内其它各派和国际社会的承认。
2000年8月25日,萨拉德被在吉布提的阿尔塔举行的索马里和会选为总统,索马里过渡议会245名议员中的238人参加了投票。27日,他在阿尔塔宣誓就职。这是自1991年内战爆发以来,索马里第一位经过过渡议会投票选举产生的为期3年的过渡时期总统。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1919年生于朱巴州(今盖多州)达鲁德部族。
1941年,他参加英属索马里警察部队,担任过警官和地方警察局长职务。索马里南区于1950年被意大利托管后,他被送人意大利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1954年回国,先在警察部队任职,1960年索马里独立后任国民军上校副司令、少将。
1969年10月21日趁舍马克总统遇刺身亡之机发动政变,推翻埃加勒政府,任索马里民主共和国最高革命委员会主席,改国名为索马里民主共和国。1976年7月撤消最高革命委员会,成立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任总书记、国家总统和部长议会主席(政府总理)。
1970年10月宣布实行“科学社会主义”,“建立一个以平等、社会主义和团结为基础的社会”。
担任总统时期
1980年再次当选为总统。1982年再次当选为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总书记。
1986年连任总统,1991年1月被组织推翻,被迫流亡国外。其著作有《索马里革命哲学》。
1994年1月逝世于尼日利亚拉各斯。
1963年、1972年、1978年访问中国。
政变流亡
1991年索马里政府军和武装在首都摩加迪沙市区的激战进入第3天,自1990年12月30日以来,摩加迪沙已有数百人死于战火。
索马里的联合大会党武装宣布,它已控制了除摩加迪沙机场地区以外的首都绝大部分地区。
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巴雷任命奥马尔·阿尔特·加利卜为新政府总理。——索马里武装不承认刚改组的索马里政府。的索马里联合大会党在摩加迪沙宣布,它已完全控制首都摩加迪沙并攻占了总统府。西亚德·巴雷总统已逃离首都。西亚德·巴雷是69政变上台执政的。自1990年12月30日起,政府同武装在首都发生激烈战斗,已造成数千人死亡。
索马里联合大会党通过索马里电台宣布,它已任命阿里·马赫迪·穆罕默德为这个国家的新总统。
索马里爱国运动(简称索爱运)发表声明称,索联合大会党宣布成立的临时政府不能代表索马里人民真正的愿望。索爱运还说,要求阿里·马赫迪辞职的呼吁已得到其他组织的赞同。最大的组织索民族动动也对索联合大会党任命阿里·马赫迪为临时总统表示不满。阿里·马赫迪是1月28日被任命为临时总统的。
索马里临时总统阿里·迈赫迪·穆罕默德宣布成立由奥马尔·阿尔特·加利卜总理领导的临时政府。新政府包括全国和解委员会几位成员。
索马里组织索马里民族运动宣布在该组织控制下的索马里北方地区成立“索马里兰共和国”。
在吉布提举行索马里全国和解会议的索6个政治派别已就实现永久停火、恢复和平与安全和维护索马里统一的方法达成了一致意见。吉布提外长是索马里全国和解会议的协调人。1991年年初以来,索马里爆发内战。目前索两个主要武装组织在索南、北各据一方。
阿里·迈赫迪·穆罕默德宣誓就任索马里过渡时期总统,任期两年。
索马里爆发了以临时总统迈赫迪为首的一方与索马里联合大会主席艾迪德为首的另一方之间的武装冲突。
1992年以联合国为首的联合劝和团抵索。
索冲突双方在联合国主持下签订了一项停火协议并立即生效。但5日两派再次交火。
摩加迪沙近十万居民上街游行,要求停止流血冲突恢复国家和平与统一。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746号决议,决定向索紧急派遣军事观察员和技术小组。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751号决议,决定实施第一期联合国索马里行动(联索行动)。前总统西亚德卷土重来,被艾迪派击败。西亚德抵尼日利亚寻求政治避难。
安理会通过767号决议决定向索派遣一个技术队。索各派与联合国达成协议,同意联合国第一批500名士兵加入索保护人道主义救助工作的正常进行。
安理会通过775号决议,援权秘书长向索增派3000名护援部队。索马里联合大会迈赫迪派,民族阵线和爱国运动中一派会谈后同意立即停火。
索8个组织举行谈判未果。
索各派在美军监督下再次达成停火协议。
1993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主持的索全国和解预备会在埃赛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达成建立特别委员会指导协商有关停火,解除武装和建立临时政府的事宜。
索特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艾、迈两派相互指责,会议没有取得进展。
摩加迪沙上万艾迪德支持者上街示威,抗议外国势力支持"民阵",并袭击美、法使馆。
"第二次国防人道援索会议"讨论通过了联全国创订的《1993年救助与复兴索计划》。
索全国和解会议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16个主要派别到会,28日签署《亚的斯亚贝巴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有:90之内解除全境武装确定2年为过渡期,建立包括过渡全国委员会、中央行政各部门、州委会、区委会机构在内的过渡机制,加速救援,复兴和重建计划。
各派达成《亚的斯亚贝巴协议》后续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各派提议的全国委员会人选、资格、期限和过渡宪章的构成等。
安理会通过814号决议,决定向索派遣218名维和部队,以取代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实施第二期"联索行动"计划。
非洲三角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索形势的决议,决定设立非洲三角常设委员会,寻求和平解决索冲突。
联合国驻索维和部队接管了美国对多国部队的指挥权。
维和部队在搜查艾派武器时遭伏击,24名巴基斯坦士兵被打死,57名美、巴士兵受伤。
安理会通过837号决议,授权驻索维和部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严惩肇事者。
以美国为首的驻索维和部队从空中和地面对艾派武装进行大规模的轮番空袭和地面进攻,并悬赏捉拿艾迪德。艾派坚决抵抗,伺机反击。
美宣布向索增兵400人,艾迪德呼吁美国前总统卡特·非统和阿盟进行调解。
美特种部队与艾派武装激战,美军阵亡19人,伤78人,被俘1人。
美宣布对索新政策,强调解决索问题要靠政治手段,不能仅靠军事手段。并规定94年3月31日为从索撤军的最后期限。
美特使奥克利访索,与艾迪德进行接触,促成艾同意释放战俘。
埃赛俄比亚总统梅莱斯受非洲和政府间抗旱与发展组织的委托,提出了解决索问题的四项建议。
美国宣布从索撤离走3600名特种部队,放弃逮捕艾迪德,释放艾的重要助手。安理会相继通过885号和886号决议。决议主要内容是取消艾迪德的通缉令,重申"联索行动"的优先任务是支持索民族和解,强调索问题由索人民自己解决,主张《亚的斯亚贝巴协议》为解决索问题的基础,决定第二期"联索行动"延期至94年5月底。
艾、迈两派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谈判,谈判因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去留和未来权力分配问题上陷入僵局而破裂。
1994年肯尼亚总统莫伊分别会见了艾迪德和迈赫迪。
联合国释放了它逮捕的艾迪德为领导的索马里民族联盟的8名成员。
安理会国通过897号决议,宣布取消联索行动解除索各派武装的授权。同日非统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强调恢复和平只能依靠人民,国际社会只能给予帮助。
索马里以迈赫迪为首的12派***在开罗开会,会议通过了一份旨在解决索马里问题的行动纲领-《开罗协商文件》,提出成立由17人组成的全国拯救过渡委员会。
在联合国驻索代表库亚特主持下,艾迪德与迈赫迪签署了《内罗毕和平宣言》。
艾迪德派为攻占麦尔卡和首都国际机场外围地区与迈赫迪派发生流血冲突。
爱国阵线和全国联盟的***签署了一项和平协议。
联合国维和部队军人在索马里遭袭击。
联合国安理会延长第二期联索行动任务期延至10月31日。
以艾迪德为首的12个派别组织召开全国民族和解会议。
联合国作出决议,决定95年3月31日前结束联索行动。
艾派与迈派在首都再度发生激战。
1995年索马里前总统西亚德·巴雷病死。
世界四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阿迦穆罕默德汗简介
阿加穆罕默德生于1742年,卒于1797年,享年52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的父亲是突厥卡扎尔部落的酋长,在他的家族中排行老大。小时候家里条件比较差。关于阿迦穆罕默德的侧面有很多记载。因为战争失败等原因,他在六岁时不幸被阉割。十六岁入宫,成为桑德统治者卡里姆汗的首席太监。当时受到重用,参与了国家行政。穆罕默德在宫里再厉害,也是太监出身。对他来说,这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穆罕默德的肖像
阿加穆罕默德最精彩的部分不在宫殿里。1779年卡里姆汗死后,他逃出皇宫,去了北方根据地。这是他生命中最美好时光的开始。当时正巧桑德王朝的后裔们为了皇位而互相残杀,阿迦穆罕默德抓住了这个好机会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十余年后,破克尔曼,统治伊朗各省,自称“王中之王”,先后攻克呼罗珊等地。穆罕默德的一生充满了挫折。有句话叫“你要先吃点苦,才能成为大师”,这句话正好见证了阿迦穆罕默德的一生。
在穆罕默德的带领下,寿贺兰终于从以前的一个村庄扩张到一个万人城市,重新统一了崩溃分裂后的波斯,这是阿迦穆罕默德履历中最精彩的部分。穆罕默德之所以成就如此之大,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很大关系。一个六岁的孩子遭受这样的身体虐待是不可想象的。
阿迦穆罕默德汗的传奇一生
阿迦穆罕默德汗是一位伟大的统治者。虽然他一开始很卑微,甚至被别人伤害后做了太监,但是能力很强。他还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帝国王朝,让支离破碎的波斯恢复了统一稳定的局面。可以说,阿迦穆罕默德汗的传奇人生就像一个热血沸腾的故事,充满了用鲜血创造的丰功伟绩。那么阿迦穆罕默德汗的传奇一生是什么样的呢?
阿迦穆罕默德汗的狮子旗
阿迦穆罕默德汗的传奇人生始于1150年,当时他刚刚出生在波斯北部的城市阿斯塔拉巴。虽然他有着伟大的祖先和优秀的血统,可以算是一个突厥王子,但是二十年前,他的祖父和对手在战争中败下阵来,所以他出生后就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长大。直到六岁被敌人俘虏,阉割为太监,此后一直在朝方做太监总管。
然而,当桑德王朝走到尽头时,他终于借机获得了权力。他首先想征服的是吉兰。在获得这一重要财富后,要么是马赞达兰人,要么是高加索人,要么是阿塞拜疆人,成了他的势力。在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后,他成功地摧毁了赞德王朝,随后率军迅速南下,他终于成为了波斯的统治者,并成功地在德黑兰举行了加冕仪式,成为了波斯的皇帝。虽然他想涉足中亚,但在途中被他的仆人杀死,阿迦穆罕默德汗的传奇人生就此结束!
伊斯兰教的创立人
1.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耶稣教)和东正教。
⑴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
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教。在公元3年,罗马人征服巴勒斯坦,对犹太人进行残酷镇压。为此,犹太人多次起义,起义失败使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期待"救世主"出现,来拯救受苦的教民。犹太下层民众中出现一种流传"救世主"将要来临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实际上即是由此教派演变而来。最早的该派教徒多为奴隶、被释放的奴隶和贫苦人民。他们在城市中建立起小组进行活动,以十字架为标志,实行财产共有。但由于其宗教向各民族开放,包括罗马人在内的各民族人士参加,原来敌视罗马统治的 精神逐步转为对现实罗马统治予以容忍,宣传爱仇如己,寄希望于来世,鼓励对国家忠诚,对主人恭顺。因此,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给基督教以合法地位。
⑵罗马帝国后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
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也出现了罗马与君士坦丁两个中心。基督教东、西教会的分离,加上后来对教义的解释和仪式的差异,彼此相互指责为异端,到1054年相互逐出教门,断绝一切往来,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教派。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 东正教会,又称"正教"。西部自称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在西部,教会政治权力扩大,利用特权霸占了不少领地,对农民进行剥削。教会还出售各种神职、"圣物"、"圣骸"、"赎罪卷"来榨取人民血汗。教会的腐化与利用所谓"异端"镇压教徒与人民的反抗,使教会完全成为走上与人民对立的统治集团。教会成为人们反对封建的焦点。德国的教士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闵采尔领导农民起义,使西部统一的教会从此不再存在,宗教改革在北部广大地区广泛进行下去。结果,改革后的新教不但出现,而 且在这些国家占主导地位。基督教从此又分成三个教派。
⑶基督教的扩散与分布
天主教在欧洲主要是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中南欧地区以及美洲地区。信奉新教的国家主要是欧洲北部的国家,如丹麦、瑞典、挪威、冰岛、芬兰、英国以及德国和荷兰的部分地区,在全世界,新教人数有4.2亿,主要在欧洲和北美。东正教原来分布的范围 为巴尔干半岛及中东地区。在欧洲,主要信奉东正教的国家为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马其顿。在亚洲,主要是俄罗斯人居住的地区。全世界信仰东正教的人共约1.6亿多,主要在原苏联,占60%。
⑷基督教的教义与制度
基督教以《旧约全书》为基本经典,称为《圣经》。其教义是:
创世说:宇宙和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全善、全智、全爱"。原罪说:上帝所创造的人类始祖亚当、夏娃不听上帝命令,食伊甸园中禁果,犯了罪。因此,其后代生来就有罪。人们只有信奉救世主耶稣为了赎罪,才能求得死后永生。天堂地狱说:人来到世界,只有信奉神,死后才能使灵魂升入天堂,否则被抛入地狱。入教要经过洗 礼仪式,教徒结婚要在教堂举行,由神甫主持。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
2、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按信奉人数居第二。"伊斯兰"是顺从的意思,其教徒称为"穆斯林",该教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
(1) 伊斯兰教的形成和发展:
在公元前7世纪时,拜占庭和波斯为争夺东西方在中东地区的商道进行长期的战争,使阿拉伯半岛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城市萧条,人民生活困难,社会需求新的出路以摆脱困境。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幼年失去父母,随伯父到处经商,后与一富孀结婚以提高其社会地位。后来,对宗教产生兴趣,自称得到"安拉"的启示"受命为圣",从此,开始传教活动。由于其信仰安拉为宇宙中唯一的神受到当地多神教的反对,不得不从麦加转向麦地那。在麦地那传教成功,得到群众的拥护,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而后又回到麦加,统一了整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死后,教内通过选举办法确立继承人。利用向异 教徒征收较重的税的方法使其信奉伊斯兰教,使该教迅速传播.
(2) 伊斯兰教的传播:
在阿拉伯帝国以外,伊斯兰教主要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及南亚等地区传播。在西非通过武装入侵从塞内加尔到尼日利亚的大片地区使伊斯兰教具有广泛影响。在东非,伊斯兰教的传播有两条路线,一是沿尼罗河进入苏丹,一是沿海岸从索马里一直到莫桑比克都留下深刻的印记 。在亚洲,伊斯兰教的传播通过伊朗向东,一路经阿富汗进入中亚,在唐时传入我国西北。另一路进入印度,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都是伊斯兰教的国家。除以上陆路传播以外,还有一路是通过海上贸易传播伊斯兰教。今天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部、中国东南 沿海的伊斯兰教区是以此方式传播来的。
(3) 伊斯兰教的教派:
穆罕默德死后,围绕继承人的问题展开激烈的斗争。结果,由于政治派别的对立而导致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派别-逊尼派和什叶派,这种派别的斗争一直延续到今天。
(4) 伊斯兰教的教义与宗教制度:
伊斯兰教的教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天命观:认为安拉是独一的,能创造万物并能主宰一切穆罕默德神化:穆罕默德是安拉所派使者,专门传达神的意旨,服从使者就是服从安拉。
相信来世:死去人的灵魂要接受审判,根据今世善恶表现进行惩罚。
"天堂""地狱"观:今世行善死后可进天堂,反之则下地狱。在宗教仪式上强调念功、礼拜、斋戒、天课、朝觐"五功"。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等。
3、 佛教:
佛教起源与古印度(今尼泊尔),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在信徒方面,曾经盛极一时但目前已经衰落人数较少。
(1) 佛教的兴起和衰落: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相传他是现在尼泊尔境内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29岁时,深感印度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不合理,下层社会深受生、老、病、死之苦,遂离家出走,35岁时得道,创立佛教,获得贫苦人的支持。当时的印 度社会,上层种姓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层种姓社会,社会矛盾十分复杂而尖锐,这就给佛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释迦牟尼为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神创说,提出"众生平等"。
(2) 教派:
佛教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三个教派。
"乘"的含义是指道路的意思。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不仅在教义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宗教实践方面。如对佛祖的看法上,小乘是把释迦牟尼当成教主,大乘则把他当作法力无边的神,在修持方法和结果上,小乘主张求得修持者个人的解脱,大乘则认为应当修持成佛"普渡众生",从哲学宇宙观看,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大乘则认为"法我皆空"。
大乘佛教在公元前1世纪时传到中亚,并由此传到中国,再传到朝鲜和日本,因此大乘佛教又被称为北传佛教。小乘佛教的传播路线是向南通过海路,流行于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也称南传佛教。
在我国的西藏、内蒙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还有一种佛教称为喇嘛教,该教是由印度传入的密教、大乘佛教与西藏原始宗教"本教"相结合的产物。
(3) 佛教的基本教义与节日: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
四谛:苦、集、灭、道。苦:生、老、病、死;集:原因在于欲望与愚昧;灭:修行;道:解脱的手段与方法。
十二因缘:人的苦难是由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的因果联系的环节造成的。
"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符合佛教规范作了好事,来世可得到好的转生与报应,否则会变成牲畜,堕入地狱。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佛教的节日有:佛诞节、涅盘节、佛成道日。
4、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始自东汉的张陵,至其子张衡、其孙张鲁乃集大成。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 ,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然不可否认者,其对儒家、佛教的义理又多所吸收。至北魏寇谦之,完成道教丰富而组织化的教理体系,信徒也扩展到上阶层。经隋、唐、宋三代,佛、道、儒三教之间互有离合;其间,道教在理论、实际两方面皆得均衡发展 。有宋一代,道教与佛教给予儒家哲学有极大的影响。
关于道教的发展,最早是渊源于古代的巫术,及秦汉时的神仙方术,复融合阴阳五行、谶纬、咒术等,成立道教思想系统,并导入佛教思想而发展之。东汉顺帝(西元一二五——一四四年在位)时,张陵倡导五斗米道,尊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 至此,道教已经逐渐形成。
汉灵帝(西元一六七——一八九年在位)时,张角的太平道为早期道教另一重要派别,奉《太平清领书》为主要经典,以"善道"教化徒众,并以符水为人治病,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等八州,与张衡、张鲁的五斗米道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基础。
其后有《老子化胡经》出现,鼓吹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佛为道教弟子的"老子化胡说"。到了东晋建武元年(西元三一七年),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并阐述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理论,将道教的思想内容体系化,成为道教的基本典籍。东晋末年,孙恩、卢循等人 也曾利用五斗米道组织农民起义。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年间(西元四四○——四五○年),嵩山道士寇谦之在魏太武帝(西元四二四——四五一年在位)支持下,自称奉"太上老君"意旨,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参考佛教的仪礼而制订乐章,诵诫新法,确立道 教的国教化,称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未久,南朝宋的庐山道士陆修静与梁的陶弘景等人整理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的理论与组织形式因之愈臻完备,称为"南天师道"。
至唐代,道教的发展愈加隆盛。陶弘景的法孙王远知融和南北天师道,成为唐代道教兴盛的重要基础。唐代的历代君主,广建老子庙、道观,并于科举考试中加入《道德经》一科。贞观十一年(西元六三七年),太宗下诏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此种"道先佛后"的政策 于是成为唐代一贯的方针。唐高宗(西元六四九——六八三年在位)以老子为唐代王室的祖先,并封以"太上玄元皇帝"的尊号,令诸州各建道观一所。玄宗(西元七一二——七五六年在位)之时,更进一步令士庶每家皆藏《老子》一本,推崇玄学,并以《老子》、《庄子 》、《列子》等诸典籍为"真经"。唐末五代,杜光庭致力于整理道教典籍,集道教仪礼的大成。吕洞宾以"慈悲度世"为成道途径,又以断除贪、瞋、痴取代对剑术的研习,对北宋道教教理的发展影响颇大。宋真宗(西元九九七——一○二二年在位)时,敕令王钦若、张 君房等人编辑道藏,其中以《云笈七签》一二二卷为代表作,此外也大建道观。宋徽宗(西元一一○○——一一二五年在位)曾自命"教主道君皇帝",诏令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校定镂板,刊行全藏,又于太学置《道德经》、《庄子》、《列子》等科之博士,一时道教大盛 。
唐宋以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至元代归并于以符籙为主的"正一派"中。金代大定七年(西元一一六七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教",金元之际又有刘德仁创立"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萧抱珍创立"太一道",均行于河 北,然历时不久,唯有全真教仍盛极一时。在当时,全真教与天师道同为道教的二大主流。王重阳极力调和释、道、儒三教的说法,去除咒术、迷信的要素,强调佛教(尤以禅宗)的教理与出家主义。他的七大弟子称为"七真人",其中以丘处机尤见重于元太祖(西元一二 ○六——一二二八年在位)。元世祖(西元一二六○——一二九四年在位)时,由《老子化胡经》而引起一场激烈的佛道论争,道教失败,于是在至元十八年(西元一二八一年)诏令禁断道教。由是,道教发展大受打击,教团势力也逐渐衰微。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 真两大教派,明代仍继续流传,至清代则渐次式微。在早期,道教势力兴盛时,教团组织每与国家权力相互结合,因此形成特殊阶层及专事修道者的宗教;及至道教逐渐衰微时,则转而注重民众的宗教欲求,处处以民众生活与日常伦理为基础,于是有"民众道教"之称,同 时大量的善书与宝卷等也应运而出,这就是所谓民众道教的经典。
道教主张人类的根本希望在于获得现世的幸运、幸福、长寿、繁荣,为达此一理想,乃积极劝人为善,举行除灾招福、祈祷咒术等的仪式,所以道教信仰特含通俗色彩。由是,不仅其顺应性、适应性的幅度扩展,就是信徒阶级也因此而增广。道教的派别虽多,然一般而 言,其基本信仰与教义仍在"道",认为道乃"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并谓宇宙、阴阳、万物皆由"道"化生。所崇拜的最高神是由"道"人格化之三清尊神,其中"道德天尊"即老子。然宋代以后的民众道教则或为自然星宿的神格化,或为历史人 物的神格化,如文昌帝君(学问之神)、吕祖、关圣帝君、北斗神君(北斗七星的神格化)、玄天上帝(北极星的神格化)等。又道教修炼的具体方法,有:服饵(服用仙药)、导引(一种柔软体操)、胎息(又称服气、行气,系将宇宙的元气吸入体内,以期不老不死的呼 吸法)、符籙(符咒等的秘文)、房中术(采阴补阳之法)、辟谷(避食由不纯之气所长成的谷类)、内丹、外丹等。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
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570—632年)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出身于麦加古莱西部落 中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六岁时母亲也病死了。他是由祖父和伯 父养大的。 他的童年很苦,从小就得自谋生路。他当过放牧人,后来又跟随伯父经商,到过巴勒斯 坦和叙利亚和许多地区。在经商期间,穆罕默德增长了见识,对阿拉伯人民的各种痛苦也有 了很深的了解。在随伯父在巴勒斯坦经商期间,他又研究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义,知道了 许多神话传说,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另外,他还学会了观测天气、预测风沙 和治病的本领。这一切都为他以后创立伊斯兰教打下了基础。 但是他太穷了,他的抱负没有金钱和地位的保证,无法得到施展。在25岁时,穆罕默 德和一个比他年龄大许多,名字叫赫蒂彻的麦加富商的遗孀结了婚。从此,他在经济上一下 子有了保障,并开始进入上层社会。 穆罕默德的才干逐渐显露出来。一次,克尔白神庙由于年久失修倒塌了。古庙修复后, 却发生了由谁来把黑色陨石再放回原处的争执。麦加的一些大贵族都争着由自己把陨石放回 原处,借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大家谁也不肯谦让,在庙里便大吵起来。这时穆罕默德走了出 来,他把自己的上衣脱下铺在地上,再把陨石放在上面,然后请争执的人各派一个代表,分 别提起上衣的一角,一起把陨石放回原处。争执平息了,大家都说穆罕默德真是一个聪明和 识大体的人。此后,穆罕默德的声望和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在麦加城外,有一座幽静的小山,当地人都称它希拉山。穆罕默德经常独自一人到山里 的一个小山洞里冥思苦想。他一直在考虑创立一个可以被大多数阿拉伯人接受的宗教,使那 些整天处于痛苦之中的同胞得到解脱。他参照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经典,将其中他认为阿拉伯 人能够接受的教义和阿拉伯原始宗教中的一些教义设法结合起来。但是这个工作太艰难了, 穆罕默德为此常常在山中呆上许多天。终于,在610年的一天,他豁然开朗,想通了最关 键的道理。不久,他从山上下来,便开始传教,这就是后来的伊斯兰教。 “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原意为“顺从”。穆罕默德宣称,世界上只有一个神—— 安拉,他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人的创造者,世界万物,都是按照安拉的意志安排的。人的一切 也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死后就会被打入地狱。 穆罕默德自称为安拉的使者,由于自己是安拉的第一个信徒,所以他就是信徒的先知, 是安拉派到人间的使者,传达安拉的意旨。信仰安拉的人被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安拉和服 从先知。 伊斯兰教有着严格的教规,教义的核心就是服从安拉,服从先知。所以在传教伊始,穆 罕默德的地位就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是伊斯兰教的显著特点。穆罕默德强调教徒绝对 服从教义,主要是为了统一人们的信仰和思想,用这种办法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矛 盾。穆罕默德教喻教徒必须要顺从,无论身处何种处境,都要安分守己,因为一切都是安拉 的安排,自己是无法改变的。 伊斯兰教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一夫多妻。在伊斯兰教教义中,男女地位是极不平等的。 虽然伊斯兰教教义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要求人民采取消极的态度。但在另一方面,又 给教徒提出了作人的基本准则,如为人行善,买卖公平,救济贫困,照顾孤寡老人等。此 外,对偷盗和欺诈等犯罪行为,伊斯兰教义规定要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这些教义得到了阿 拉伯下层劳动人民的拥护。伊斯兰教教义也被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些国家长期奉为法律。穆罕 默德创建伊斯兰教的初期,并没有得到许多人的响应,反而遭到一些麦加富商和奴隶主贵族 的反对。因为伊斯兰教是一种一神教,同传统的古莱西部落的多神教是极不相 容的。同时, 教义中提出的施舍济贫的主张,也损害了大贵族和富商的经济利益。一些贵族和富商时刻准 备谋害他。在这种险恶的情况下,622年7月16日深夜,穆罕默德率领他的信徒离开了 麦加,移居到雅特里布,这就是伊斯兰教的“徙志”,伊斯兰教把这一年定为伊斯兰历法的 元年。雅特里布在后来被改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 雅特里布与麦加不同,这里不是顽固的古莱西部落贵族统治的中心,手工业和商业也很 发达,贫民也较多。在这里,伊斯兰教很快便被人们所接受。在这一基础上,穆罕默德又颁 布了伊斯兰教社团的章程,建立了神权国家,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不久,麦加贵族向雅特里布发动了进攻,企图消灭穆罕默德的势力。穆罕默德将雅特里 布的教徒组织起来,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同麦加贵族进行了多次的战斗,打败了麦加贵族军 队的进攻。628年,穆罕默德和麦加的贵族们签定了停战条约,使双方的战争暂时停止下 来。 630年,穆罕默德率领大军进攻麦加城。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麦加贵族被迫接受了 伊斯兰教,承认了穆罕默德的权威和最高地位。为了缓和当时的敌对矛盾,穆罕默德也承认 了麦加贵族的特殊地位和既得利益。不久,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起一个军、政、宗教大权集 于他一身的神权国家。 穆罕默德进入麦加之后,清除了克尔伯神庙中的所有的部落神,只保留了那块陨石,做 为全体穆斯林的圣物,又把克尔伯神庙改为清真寺,并规定,每一个穆斯林一生中必须到这 里朝圣一次。 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些部落见麦加城如此强大,纷纷派来使节,表示愿意皈依伊斯兰教, 承认穆罕默德的宗教领袖地位。 632年,穆罕默德在雅特里布病逝。这时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皈依了伊斯兰教。此 后伊斯兰教又传到北非和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到16世纪时,伊斯兰教徒已经遍布世界各 地。伊斯兰教的产生促进了阿拉伯地区的发展,对于阿拉伯地区的统一发展,抵御外来侵略 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伊斯兰教中让教徒进行“圣战”的教义,使它在传教的过程 中,具有极大的侵略性。伊斯兰教徒们正是以“圣战”的名义,在新月的旗帜下,挥舞着阿 拉伯弯刀,进行猛烈的扩张,建立起庞大的阿拉伯帝国。